在生鲜平台下单购买食材自己在家做饭,成为最普遍的用餐方式
数千名配送员坚守一线备货平价食材
每日优鲜每日保供500万份包装蔬菜
蒋伟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是要给配送箱消毒
今年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北京市民响应国家不聚餐、少外出的号召,在生鲜平台下单购买食材自己在家做饭,成为最普遍的用餐方式。尤其是近期京城连续两场降雪,街头穿着各色冲锋衣、戴着口罩、拎着重物的电商平台配送员显得异常显眼。
备货平价食材保证市场供应
在春节期间商品备货上,每日优鲜不仅为消费者准备了智利车厘子、智利蓝莓、南美白虾、坚果礼盒、牛奶礼盒、巧克力礼盒等,还保证了鸡蛋、牛肉、排骨、番茄、土豆、萝卜等平价食材在春节期间的稳定供应。据生鲜电商第一平台每日优鲜数据显示,除夕到初八,每日优鲜实收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50%,蔬菜、水果、粮油副食、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需求量较大,日均销量占比超过60%,其中,蔬菜销量增长最为迅速。
为满足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安全需求以及在春节期间的生活需求,每日优鲜采购人员对口罩、消毒液等产品进行紧急补货,及时向市场投放了50万只口罩,并承诺绝不涨价;同时也保证了大部分地区极速达业务春节不打烊,保持春节期间生鲜食品和便利商品的稳定供应。每日优鲜平台负责人表示,平台上各品类商品供应较为充足,节期的蔬菜实际采购量约为预估量的5倍,但受到疫情防控导致的物流不畅、人力紧缺等影响,部分蔬菜等生鲜商品也出现了短时间缺货。
调集多省货源 满足居民“手机菜篮子”
为了进一步保障供应,连日来,每日优鲜已经紧急调配了内蒙古、云南、山东、北京周边等多个果蔬产地的货源,积极增加优质供应商,加大采购量。采购人员驻守产地协调生产和发货,平均每天向全国十余个城市供应300多吨蔬菜,黄瓜、土豆、番茄等高频日常蔬菜基本供应充足,车厘子、草莓、赣南橙等水果品类早在1月底已经全面恢复供应。
针对乡村产地封路带来的运输问题,采购人员已经协调当地管理部门做好防护措施和人员登记,恢复正常运输,解决了节日期间部分地区只能通过人拉肩扛的方式将商品运输出村的问题。作为社区居民的“手机菜篮子”,目前,每日优鲜商品供应的缺口正在逐渐缩小,自初四起每天即可保障至少500万份包装蔬菜供应,并不断增加供应量。随着企业和产地合力增加人员调配,加之大部分产地地区春节假期结束,市场供应的逐步恢复,供应量也会越来越充足。
减少用户安全顾虑 升级“无接触配送”
为了减少用户在疫情期间的安全顾虑,每日优鲜已经升级了“无接触配送”功能,用户下单后可以在订单备注中指定商品放置的位置,也可以在订单界面上点击“联系小哥”,与其协商商品的放置点。
在非常时期,配送员的坚守令人感动,而每日优鲜也从配送的各个环节入手,力求为这些在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在一线的配送员提供最大的安全保证:比如在仓储环节,每日优鲜加强了前置仓巡检和消毒管控,配送箱进行每日消毒;在配送环节,每日优鲜为全体配送员按天发放口罩,员工上岗前进行例行体温检测,站点内的配送箱、配送车等设备每日三次进行消毒,引导配送员进行无接触配送;同时每日优鲜还为配送员提供了专项医疗保险等保障服务。
为了给冒着疫情风险在春节期间持续奔波的配送员更多的鼓励,每日优鲜不仅提升了配送员的工资作为激励,同时还上线了打赏机制,用户可以直接在APP内对配送员进行打赏,打赏金额将全部给到配送员本人。据每日优鲜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正不断鼓励配送员按照有关规定返岗复工,为首都市场全面恢复供应而努力。文/本报记者 李佳
故事
配送“无接触” 买卖“心相通”
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够安心过个好年,每日优鲜数千名配送员坚守一线,一刻不停地为大家进行配送服务,为市民提供民生保障。22岁的每日优鲜昌平霍营前置仓值守配送员蒋伟,今年是他第一次在外过年。由于订单量激增,他经常忙碌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
“平时我们站每天平均有1200份订单,但从除夕开始订单量猛涨,日均1500-2000单,可是由于原计划春节不打烊,安排配送员轮休,所以配送员从节前的20多人,减少到只有12人值班,每个人的配送量大大增加。”蒋伟说,他从早上7点上班,经过测体温、戴口罩、清洁配送箱、检查车辆等准备工作,一直要忙活到晚上9点半才能下班。霍营附近的餐馆基本闭店了,他的午餐也就在超市买个面包或者方便食品凑合一顿,“好在配送的路线都跑熟了,我也年轻,体力上还能接受。”
蒋伟说,每日优鲜一直主打一小时送货上门,但今年情况特殊,春节期间这个时间被调到两个小时,“我们尽量每单在70-80分钟内送到,很多客户都表示理解。”蒋伟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他把订单送达时,客户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快递小哥把东西放在门口就好。“旁边还放了一个红包写着新年快乐,我看到后真的感觉挺惊喜,又开心又感动。”
随着返京的人逐渐增多,霍营地区多个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配送员不能进入小区。“有一次我给客户打电话说货到了可以来取,但客户说出不来,通过跟保安沟通,保安让我给送进去。因为现在实行无接触配送方式,我按客户指引把商品放到电表箱里。等我出小区,保安才告诉我这个客户从湖北回来,正在接受隔离。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能帮助到他,我也觉得挺好。”蒋伟说。
一次一位女士在网上给公婆下了单,蒋伟配送上门后按照习惯让老人当面核对一下食材,这时他们发现儿媳选的一种海鱼,两位老人都表示不会做。蒋伟马上用自己的手机帮两位老人查看了一下水产页面,重新挑选了商品。当两位老人把这个事情经过转告给儿媳后,这位女士给蒋伟发了一条短信表示对他的服务特别满意,随后通过APP上的评价系统给他一次打赏88元,“这样打赏真不少了,我们一年都遇不到一个。”蒋伟说,“从去年10月霍营站点开仓以来,我成为站里收到的好评最多的员工,想来想去可能是跟我这个工作细节有关吧,客户也都成为了老客户,沟通起来很顺畅,我工作起来也开心。”
文/本报记者 李佳